4月2日上午,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厚生讲堂”,迎来一位特殊的嘉宾——被称为“外卖诗人”的劳动者作家王计兵。这位身穿蓝色工装、手持诗集的外卖骑手,用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赶时间的人”的分享会,用亲身经历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自信。

劳动教育+思政:风雨兼程中绽放的诗意人生

 “生活是土壤,诗歌是种子。”分享会现场,王计兵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的论述,分享了自己从农民、工人到作家的蜕变历程。原来,王计兵在十几岁做建筑工、搬运工时,就坚持读书、写作,直到七年前开始,白天穿梭于城市街巷送餐,夜晚伏在出租屋的餐桌上写作。他坦言,自己常在送餐间隙捕捉灵感,用20年时间完成了6000多首诗歌创作。他鼓励青年学子珍惜当下,在奋斗中沉淀生命的厚度。“生活从不是单选题,奔跑时也能仰望星空”,王计兵这句充满哲思的鼓励,让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悄然融合。

美育+思政:奋斗青春的信仰作答

活动现场变身美育课堂。王计兵受聘于学校大学生记者团校外指导老师,鼓励学生通过文学、新闻等方式记录朴素却不普通、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打破对“劳动者”的刻板印象。他向学生推荐“工地诗人”“城市记录者”一些实践项目,引导学生以文学或影像记录劳动者的故事。

校党委副书记梁惠表示:“这堂生动的‘思政课’告诉我们,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科技攻坚的‘速度’,也需要文化沉淀的‘稳健’。”

学校将王计兵诗集纳入“校园读书节”重点阅读书目,并计划开设“新业态劳动者文学创作”特色通识课。

思想的淬炼升华:平凡岗位上的精神之光

互动环节妙语频出。面对学生“在送餐时遇到顾客的误解或苛责,如何将负面情绪转化为创作灵感”的提问时,他微笑诵出《赶时间的人》中的句子“用双脚锤击大地,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暗含了对艰辛的坦然与对坚韧的礼赞。当有同学好奇创作秘诀时,他指着窗外梧桐树的新芽笑道:“要像植物那样生长,向下扎根汲取生活养分,向上生长触摸文学星空。”

职教与人文的“双向奔赴”:让技能与诗意共振

据悉,“厚生讲堂”是“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内容,被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必修课。“我们培养的不是流水线上的‘工具人’,而是‘手中有术、心中有诗’的时代匠人。王计兵对‘微小职业中追求极致’的诠释,激励学生专注专业技能与职业理想,培养工匠精神。”校党委书记朱东风表示,“本次活动是学校践行‘厚德精技、匠心筑梦’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

王计兵的诗歌《赶时间的人》等也将被纳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资源库,作为分析劳动者精神与时代风貌的素材。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才是青春该追的星”“劳动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双向奔赴”。当外卖箱与书本相遇,当汗水与墨水交融,劳动者诗人用亲身经历证明:最美的青春,永远绽放在脚踏实地的大地上。

活动结束,学生们积极将活动感悟上传到通识教育智慧平台,其中“愿做新时代的萤火虫,在劳动中发光”等留言引发强烈共鸣。



相关新闻
我校成功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新闻动态 我校成功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苏舞流芳”优秀舞蹈作品展演 2025-10-20 我校成功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苏舞流芳”优秀舞蹈作品展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0月16日晚19时,由我校厚生讲堂非遗季特别策划的2025年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苏舞流芳”优秀舞蹈作品展演在会堂精彩上演。校党委副书记梁惠,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郭罗乐,校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陈昕等领导同现场千余名师生共同观赏了精彩演出。演出开始前,梁惠代表学校致辞。她首先对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与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向为本次演出付出辛勤汗水的全体演职人员致以衷心感谢。同时也向在场学生提出了三点殷切期望:第一,希望同学们以礼敬之心,感受艺术之美。在欣赏中,不仅愉悦感官,更要沉潜内心,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格调、意境与匠心,从而提升感知美、理解美的审美素养。第二,希望同学们以涵泳之功,体悟文化之魂。要透过艺术的形态,深入领悟其中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与价值理念,在高雅艺术的浸润中,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第三,希望同学们以践行之志,实现人格之成。让美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将今日之所感所悟,内化为高尚的修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