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地方文化旅游

开展文化双创研究

加强数字人文建设

助力地方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自觉

本期厚生讲堂大家谈

为你带来

第二届地方文化传承发展“双创”论坛

论坛简介
为助力地方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竞争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数字人文研究,推动文化双创,由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第九届驻徐高校大学生传承普及徐州历史文化活”拟于12月 23 日举办第二届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双创”论坛,届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做报告,交流实践经验,创新理论发展,提升数字人文能力。
会议时间
2022/12/23 08:15-15:30
参会方式
腾讯会议:619-166-903

会议密码:202212

听课期间,请自觉关闭摄像头以及

将话筒静音,切勿发表与学术无关的言论

图片

论坛内容
(一)“数字人文”分论坛(9:00-10:40)
主持人:初景利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长、主编)
1.数字记忆构建视野下的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
发言人:梁继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数字人文教研室主任)
2.面向数字孪生的文化遗产智慧数据建设
发言人:王玉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咨询专家、武汉大学中法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珞珈青年学者”,教授、博导)
3.支撑海派文化研究与传承的上海年华知识图谱构建
发言人:夏翠娟(上海图书馆研究员)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双创发展”分论坛(10:40-11:55)
主持人:都平平
(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领域数据分析研究所所长、原
副馆长)
4.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创新发展与对策
发言人:邵波(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5.图博融合视域下的中医药文化传播
发言人:李文林(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馆长)

(三)“地方文化在高校”分论坛(13:30-15:05)
主持人:杜杏叶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副社长、编辑部主任)
6.地方非遗传承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徐州非遗为例
发言人:彭雪琴(徐州工程学院非遗办主任、原图书馆馆长)
7.苏轼徐州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传播
发言人:管仁福(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原副院长、苏轼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8.“我就爱这彭城范儿”——高校教育服务区域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
发言人:石月荣(徐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相关新闻
我校在第三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 新闻动态 我校在第三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喜获佳绩 2025-06-30 近日,为全面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及教育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要求,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三届全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于2025年6月11日至13日在苏州大学成功举办。全省127所高校共441名艺术教师参加本次活动,经严格评审,我校四位参赛教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出色的教学能力,共斩获个人全能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教学展示(微课)单项奖2项及审美和人文素养展示单项奖3项。最终突破上届7项荣誉的历史佳绩,保持了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第一的排位(获奖总数、一等奖获奖数、单项奖获奖数均第1)。同时,在参展名额最少的情况下,全省127所高校,我校一等奖和单项奖数量均为第5。(本专科不分组)此次展示活动聚焦艺术教师职业能力监测与美育素养提升,旨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我校教师通过精妙的教学设计与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呈现,既展现了个人精湛的专业技艺,更凸显了学校在美育教育领域的深耕实践与创新成果。参赛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此次比赛经验转化为教学实践动力,持续推动美育教学改革创新。未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系统总结参赛经验,进一
江苏梆子剧院原创梆子戏《大运河... 新闻动态 江苏梆子剧院原创梆子戏《大运河畔·户部山》在我校展演 2025-06-2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推动非遗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6月16日晚,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会堂内座无虚席,近千名师生共同欣赏了江苏梆子剧院带来的原创清装历史剧《大运河畔·户部山》。此次活动以“讲好运河故事,传递运河精神”为主题,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运河文化,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非遗进校园:用文化遗产讲活历史道理《大运河畔·户部山》以清末徐州户部山为背景,讲述了徽商世家女主人徐钰敏在民族危难之际散尽家财、捍卫国家路权的感人故事。该剧由著名编剧姚金成创作,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燕凌领衔主演,曾入选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及紫金文化艺术节展演剧目。演出中,演员们以精湛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将家国情怀与运河文化娓娓道来,现场掌声如潮,谢幕时喝彩声经久不息。 “这部剧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梆子戏的艺术张力,更让我们读懂了运河精神中的担当与坚守。”建筑建造学院24级学生张宁感慨道。演出结束后,剧团艺术家与师生们畅谈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心得体会。许多师生表示,通过戏曲这一非遗载体,历史课本中的“大运河”变得鲜活可触,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扎根心间。坚定自信: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