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文化先行
用美育构建文化乡村
用艺术绘就美丽乡村
用科技创新智慧乡村
聚焦新时代乡村建设
聆听青年学者良言佳策
本期厚生讲堂
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为你带来大家谈
新时代乡村美育体系建构学术创新论坛

主旨演讲嘉宾

刘伟冬《艺术·美育与乡村发展》



图片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史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与设计》、《艺术博物馆》主编;教育部美术学科本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美术学)召集人。


宁钢《艺术赋能乡村——爱和小镇》



图片


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校长、党委副书记,剑桥大学艺术中心终身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设计学专家。


许 奋《开发与互动——从优先发展思考乡村美育的建构》



图片


湖北美术学院 原校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教育部设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林家阳《未来乡村建设中的五点思考》



图片


现任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博导,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



翟 勇:《大美育视域下高校美育的现状与思考》



图片


现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教育教学专家;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顾平《“乡村美育”——好沉重的话题》



图片


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坛简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深刻认识美育的战略地位和育人价值,集聚青年学者致力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研究,对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美育工作建言献策,进一步增强当代青年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江苏省教育厅指导下,由江苏省艺术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将于12月2日举办 “新时代乡村美育体系建构”学术创新论坛,本次论坛包括“乡村建设与美育”、“艺术乡建与美育”、“科技创新与美育”三个分论坛。

时间

2022年12月2日9:30-11:40

听课入口

本次大家谈在腾讯会议平台,会议号:969989034。参会时保持麦克静音,遵守会议礼仪,认真听讲。


相关新闻
我校在第三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 新闻动态 我校在第三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喜获佳绩 2025-06-30 近日,为全面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及教育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要求,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三届全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于2025年6月11日至13日在苏州大学成功举办。全省127所高校共441名艺术教师参加本次活动,经严格评审,我校四位参赛教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出色的教学能力,共斩获个人全能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教学展示(微课)单项奖2项及审美和人文素养展示单项奖3项。最终突破上届7项荣誉的历史佳绩,保持了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第一的排位(获奖总数、一等奖获奖数、单项奖获奖数均第1)。同时,在参展名额最少的情况下,全省127所高校,我校一等奖和单项奖数量均为第5。(本专科不分组)此次展示活动聚焦艺术教师职业能力监测与美育素养提升,旨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我校教师通过精妙的教学设计与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呈现,既展现了个人精湛的专业技艺,更凸显了学校在美育教育领域的深耕实践与创新成果。参赛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此次比赛经验转化为教学实践动力,持续推动美育教学改革创新。未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系统总结参赛经验,进一
江苏梆子剧院原创梆子戏《大运河... 新闻动态 江苏梆子剧院原创梆子戏《大运河畔·户部山》在我校展演 2025-06-2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推动非遗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6月16日晚,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会堂内座无虚席,近千名师生共同欣赏了江苏梆子剧院带来的原创清装历史剧《大运河畔·户部山》。此次活动以“讲好运河故事,传递运河精神”为主题,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运河文化,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非遗进校园:用文化遗产讲活历史道理《大运河畔·户部山》以清末徐州户部山为背景,讲述了徽商世家女主人徐钰敏在民族危难之际散尽家财、捍卫国家路权的感人故事。该剧由著名编剧姚金成创作,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燕凌领衔主演,曾入选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及紫金文化艺术节展演剧目。演出中,演员们以精湛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将家国情怀与运河文化娓娓道来,现场掌声如潮,谢幕时喝彩声经久不息。 “这部剧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梆子戏的艺术张力,更让我们读懂了运河精神中的担当与坚守。”建筑建造学院24级学生张宁感慨道。演出结束后,剧团艺术家与师生们畅谈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心得体会。许多师生表示,通过戏曲这一非遗载体,历史课本中的“大运河”变得鲜活可触,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扎根心间。坚定自信: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