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张逸轩博士作客厚生讲堂微沙龙。来自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经济管理、交通工程等九个学院近百名师生,聚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古籍阅览室,参加了本次微沙龙。

本次微沙龙以“志于道 游于艺——学生社团中的微科研”为主题,围绕“兴趣带动科研,科研提升兴趣”展开综合讨论交流。张博士以清华大学学生社团中的学术研究为例,与大家分享了清华大学学生礼射研习会如何在共同兴趣引导下,带动同学们进行学术研究,激发大家的科研兴致。如何用科研成果促使社团提升,使兴趣爱好与学术学业实现双赢。他说,学生社团是共同兴趣爱好者的聚集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兴趣凝聚纽带,这些都是微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基石。社团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催生科研的契机。聚焦解决相关问题,是微科研的不错起点。

据悉,清华大学学生礼射研习会十分注重社团学术建设,先后开展多次微科研活动,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不仅解决了相关问题,还提升了社团学术影响力。社团成员登陆央视展演,出任《典籍里的中国》礼仪指导等,从多方面对学术成果和传统文化进行推广。据了解,在社团微科研团队中,不少同学都将研究内容与自己的专业结合了起来,完美解决了学业和社团活动的时间分配问题,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乐在其中。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古建专业的张咏怡同学比较关注先秦思想在今日如何运用。张博士提到先秦时期的不少思想是超脱于当时那个时代,其范围甚广,影响甚远。思考在今日如何运用,首先要对于先秦的思想有一个清晰的提取。比如以礼乐为核心的儒家主张的孝敬父母、尊长敬贤、尊师重道等这些思想观念并未因时空发生了变化而消失或者改变,迄今仍很适用。

财会专业的郭雨露同学对于如何提高学习的专注力比较感兴趣。张博士以读书为例,分享了自己通过改变读书环境,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自身抗干扰能力,使专注力得到提升的事例。他说习射也可以提高专注力,引弓待发时的宁静就是高度专注的表现。可以尝试通过习射来提高专注力,进而应用到学习之上。

面对如何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这一问题,张博士建议大家要有大学习的概念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样很容易发现其中的乐趣。他指出,学习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中、课题上、专业内,也不仅只是在学生阶段。学习是伴随我们一生、围绕我们左右、永不停歇的一件事。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学习中度过。学习吃饭穿衣的生活技能、忠孝信义的为人之道、仁义礼智的立身之本。目之所见皆为学问,耳之所闻皆是知识。在学生社团中,你可以将感兴趣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这个过程中离不开你的主动学习,这种方式的学习让我们感到很投入很有乐趣。当收获到满意的结果时,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便是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此中道理,放之其他方面的学习仍然适用。

同学们不时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了学习、生活、做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张博士基于自己的见解与大家一一交流。现场气氛热烈,互动良好。活动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相关新闻
我校成功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新闻动态 我校成功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苏舞流芳”优秀舞蹈作品展演 2025-10-20 我校成功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苏舞流芳”优秀舞蹈作品展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0月16日晚19时,由我校厚生讲堂非遗季特别策划的2025年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苏舞流芳”优秀舞蹈作品展演在会堂精彩上演。校党委副书记梁惠,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郭罗乐,校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陈昕等领导同现场千余名师生共同观赏了精彩演出。演出开始前,梁惠代表学校致辞。她首先对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与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向为本次演出付出辛勤汗水的全体演职人员致以衷心感谢。同时也向在场学生提出了三点殷切期望:第一,希望同学们以礼敬之心,感受艺术之美。在欣赏中,不仅愉悦感官,更要沉潜内心,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格调、意境与匠心,从而提升感知美、理解美的审美素养。第二,希望同学们以涵泳之功,体悟文化之魂。要透过艺术的形态,深入领悟其中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与价值理念,在高雅艺术的浸润中,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第三,希望同学们以践行之志,实现人格之成。让美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将今日之所感所悟,内化为高尚的修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