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10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杨允磊 韩冰雪)绘兔爷、剪玉兔、写祝福,跟非遗传承人学做香包、剪纸,在悠扬的古琴声中品茗、诵读,随着“中秋雅集任务卡”上的印章越来越多,传统节日在多彩校园里有了新体验。中秋佳节期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前来参观的学生络绎不绝,这是学校利用思政基地文化素质展区举办的一场以“明月同行 与子从游”为主题的中秋雅集,自9月7日起,每天吸引近千名学生前来“打卡”。学生们通过观看影音资料了解节日知识,参与互动游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以文化人,欢度中国传统节日。

报道链接:苏建院:“中秋雅集”以文化人传统佳节玩出“新花样”

学生们研读字画

学生们绘兔爷

学生们练习书法

学生们跟随非遗传人制作香包

学生们的剪纸作品



相关新闻
江苏梆子剧院原创梆子戏《大运河... 新闻动态 江苏梆子剧院原创梆子戏《大运河畔·户部山》在我校展演 2025-06-2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推动非遗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6月16日晚,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会堂内座无虚席,近千名师生共同欣赏了江苏梆子剧院带来的原创清装历史剧《大运河畔·户部山》。此次活动以“讲好运河故事,传递运河精神”为主题,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运河文化,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非遗进校园:用文化遗产讲活历史道理《大运河畔·户部山》以清末徐州户部山为背景,讲述了徽商世家女主人徐钰敏在民族危难之际散尽家财、捍卫国家路权的感人故事。该剧由著名编剧姚金成创作,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燕凌领衔主演,曾入选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及紫金文化艺术节展演剧目。演出中,演员们以精湛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将家国情怀与运河文化娓娓道来,现场掌声如潮,谢幕时喝彩声经久不息。 “这部剧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梆子戏的艺术张力,更让我们读懂了运河精神中的担当与坚守。”建筑建造学院24级学生张宁感慨道。演出结束后,剧团艺术家与师生们畅谈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心得体会。许多师生表示,通过戏曲这一非遗载体,历史课本中的“大运河”变得鲜活可触,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扎根心间。坚定自信:以文化